港口雄開萬里流|近30家央、省、市級網絡媒體采訪團走進青島明月海藻集團
8月17日,來自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國際在線等近30家中央、省、市級網絡媒體組成的“港口雄開萬里流”采訪團走進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感知明月海藻深耕海洋科技創新的發展歷程和科研成果。
本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山東省委網信辦、上海市委網信辦、江蘇省委網信辦、浙江省委網信辦、福建省委網信辦、天津市委網信辦、河北省委網信辦、遼寧省委網信辦、廣東省委網信辦、中國經濟網主辦,山東線活動由齊魯網·閃電新聞、山東省港口集團承辦,青島、日照、臨沂、棗莊、東營、煙臺、濰坊、濟寧、威海、濱州等10市黨委網信辦協辦。
青島明月五彩文旅集團總裁尹杰及青島明月海藻集團總裁助理、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德蒙博士接受此次采訪并分別向“港口雄開萬里流”網絡主題采訪團記者介紹相關情況。
“也許您并不知道,很多火腿腸中的白色物質其實并不是脂肪和肥肉,而是海藻酸鈉。海藻酸鈉能夠有效改善肉制品的品質,在肉類制品加工過程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可以替代部分脂肪,降低約50%動物脂肪的用量,形成健康低脂的特點。”在明月海藻集團的海藻科技館內,火腿腸、冰淇淋、啤酒、面包等食品類展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而得知這一“真相”后,很多人直呼確實漲了知識。
擁有五十四年歷史的明月海藻,曾是一家在生產“碘、膠、醇”等傳統海藻提取物中遭遇發展瓶頸的老牌國企。幾十年來,歷經多次體制改革,明月海藻站到了山東民營企業“海洋產業十強企業”之首的位置,從“一棵小海藻發展成為一個大健康產業”,明月海藻一直都在潮頭之上努力逐浪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海洋強國”戰略提出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洋生物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明月海藻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搶抓機遇,通過在全球尋找海藻領域的頂尖人才,搭建了海藻活性物質國家實驗室、院士工作站等一系列高層次科研平臺,集聚培養了一批海洋產業高端人才隊伍。
作為探索海洋健康產業 “無人區”的先驅者,明月海藻先后榮獲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國家海洋科研中心產業化示范基地、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工業大獎提名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入選“山東省老字號”,并被譽為青島市“新五朵金花”—“海洋之花”。
從2018年起,明月海藻就在原有海藻酸鈉材料的工程化制備經驗基礎上開始了工程技術攻關及建設。經過2年工程技術攻關及建設,2020年7月,國內首條年產200公斤體內植入用超純海藻酸鈉生產線建成,并于8月順利投產,成為國內首家具有體內植入用超純海藻酸鈉生產能力的企業,不僅有效填補國內市場空白,還消除了國內2008年至今有標準無產品的尷尬,引來全行業關注。2021年9月,該產品完成CDE(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登記備案,標志著體內植入級海藻酸鈉打破國外壟斷,開啟國產化之路。
目前,超純海藻酸鈉生產線設計產能每批次2公斤,年產能為200公斤,可滿足100萬人份腫瘤栓塞制劑、體內藥物緩釋制劑等產品應用需求,直接經濟效益可達2億元,帶動下游藻酸鹽植介入制品百億市場。
探索永不止步,海藻酸鈉是明月海藻集團探究海藻王國秘密的一個縮影。未來,青島明月海藻集團將重點聚焦于海藻酸鈉制品體內降解、消融過程及負載活性成分的釋放特性研究,為藻酸鹽在體內填充、封堵,藥物、細胞載體等各種應用場景、類型產品的開發提供更深入的支撐,推動我國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持續走在世界前列。